創業這么艱難,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想去創業?創業容易守業難,今天理臣專家帶你走進80后老板創業守業故事,一起看看80后老板在創業后經營管理中的弱點及應對措施。
從事咨詢服務多年,有三位客戶的企業案例讓我印象深刻。她們受過高等教育,有拼勁,思路靈活,尤其是在開拓市場方面優勢凸顯,但隨著企業發展壯大,在財務,人事、行政管理中卻顯得非常薄弱,把管理想得過于簡單,以為靠自己摸索就能做好。事實證明,企業管理效率低下,最終導致人浮于事,企業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導致企業發展緩慢,進入管理瓶頸期,發展停滯不前。
第一位客戶,是一位高校法系畢業的高材生,放棄了律師事務所的工作,創業6年。她尊重市場,重視企業財稅規劃和股東合作期間,一再提出請財務咨詢專家團隊進來輔導幫助規劃財務,遭到股東的拒絕。直至股東退出,她第一時間請了我們作為財稅顧問。
受邀后,我們想要調取會計要帳、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等報表了解一下企業財務基本情況,得到的回復卻是沒有。只有一份銷售統計表,這位會計將企業的財務做成了統計。
交談過后,老板意識到問題,決定立即調整,寧愿自己賺的利潤少一些,也要做好企業財務基礎。團隊為企業梳理過后做出了系列調整,按照規范管理,配套相對應的財務軟件,讓賬目更加清晰明了,便于企業管理。團隊為該企業找了一位財務專業僅兩年經驗的會計,在團隊培訓下成了老板很好的助手。
第二家企業是餐飲連鎖店,沒有賬薄記錄,但是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財務數據來源是財務自己統計,沒有科目余額表平衡,統計的數據是否正確,會計自己都不知道。更讓人驚訝的是當時這個員工付供應商貨款,與供應商對接也沒有任何監管,完全一個人決定。
老板意識不到規范財務的重要性,對于財務監管的必要性,也沒有重視。倘若該企業的會計有點私心,這家企業面臨的財務問題就沒有這么簡單。
第三家企業,老板是英語和國際貿易專業畢業,對于企業管理有自己的理解,多年來的企業管理是自己摸索而來。管理方式也讓人“驚嘆”,如把企業做賬所有涉及的發票用EXCLE集合,目的進入是為了便于查找;注冊新公司自己親自操作,擔心行政部的不會操作,導致行政部對于自己的基本職能都不清楚,公司組織架構混亂,部門職責乃至員工崗位職責不清晰。
看完80后企業管理,我們一起看看60后及以前的企業領導人,兩個典型的任正非,馬云都是科班出生,任正非曾就職于軍工企業,馬云曾就職于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他們都有在行政、人事、財務運行系統規范的企業工作過。因此在自己組建企業中大概知道如何去分工人事、行政、財務的工作,雖然不專業,但卻是有一些基本理論支撐的架構。
他們的經歷在企業初創期,中小型時期還是可以執行。即使這樣,華為在發展過程中感覺自身力量不足時,還不斷的請管理咨詢團隊,據說華為從發展到壯大請的財務等企業管理咨詢團隊的費用達到上億,最頂級的是請過IBM的顧問團隊。
對比80后創業者,由于沒有規范企業工作經歷,對財務,人事,行政工作的認知知之甚少,造成請了人不一定做事,做對事,行政后勤辦公人員占比高,影響了一線人員勞動積極性,這反而成了80后企業經營者的弱項。
如何解決呢?80后經營者普遍受過高等教育,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自己又肯學習,因此請經驗豐富的財務,企業人事、行政等管理團隊走入企業,幫助梳理、搭建團隊,選聘人才,咨詢團隊和80后老板及選定的人才共同成長,就能使企業在市場,生產、財務、人事行政管理等方面共同發揮作用把企業做強做大,實現80后經營者的夢想。
廈門理臣 潘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