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實施推廣“營改增”后,我國現存17個稅種、上百種地方附加費用。加之多項舉措并進,我國稅收征管和涉稅風險管理體系正在向互聯網化加速變革。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重點稅源監測的對象。
目前我國企業稅務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組織架構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專業稅務崗位
(2)制度體系不完善,缺少對各稅費的政策理解和計稅依據使用
(3)管理流程不規范,不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4)系統利用率低,涉稅信息共享力度弱,不能提供強有力的決策支撐
(5)稅務風險無處不在,企業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風險管控的體系
元年管理會計研究院認為,在當前“互聯網+稅務”的背景下,企業稅務管理形勢更加嚴峻,亟需構建一體化稅務征管體系,完善涉稅閉環管理,借助信息技術進行互聯網化共享化轉型成為必然趨勢。
四個“轉變”:
(1)稅務業務管理,“粗放”需過渡到“精細”
(2)納稅作業方式,“手工”需過渡到“自動”
(3)稅務信息共享,“分散”需過渡到“集中”
(4)涉稅風險管控,“被動”需過渡到“主動”
特別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建立稅務服務共享中心是走出互聯網時代企業稅務管理困境的出路。
企業稅務服務共享中心核心思路:
以企業涉稅業務集中管理為核心 >
從線下移到線上、從分散走向集約進行管理轉型 >
實現服務共享、技術共享、知識共享和信息共享 >
消除信息傳遞中間環節,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管理成本。
元年智能稅務服務共享中心從中大企業稅務管理體系建設出發,根據涉稅業務特點,將稅務共享分為稅金全生命周期管理、發票交付管理、電子發票交付管理、發票收取管理和稅務風險管理五大部分。其整體功能架構圖如下:

- 稅務共享通過集成稅務管理、發票管理等核心能力,為企業稅收管理保安全、降成本、控風險;
- 將財稅管理的標準化、透明化,提升稅務監管水平及監管效率,推進稅務管理現代化進程;
- 形成全面的涉稅數據追溯及分析體系,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有效信息。
當前,我國企業的稅務管理正朝著自動化、共享化、智能化的方向高速發展。大企業集團基于稅務管理服務的公開與共享,是協同發展的最佳實踐。通過構建“互聯網+稅務&票&會計”一體化管理體系,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