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買一贈一”,有朋友可能會認為有時候要交稅,有時候不交稅。到底什么時候交,什么時候不交,各主要稅種的處理是怎樣的?我們理清業務實質,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要區分“買一贈一”和“隨機贈送”。
“買一贈一”是指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過程中向個人贈送禮品。
而“隨機贈送”是指企業在業務宣傳、廣告等活動中,隨機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包括網絡紅包),以及企業在年會、座談會、慶典以及其他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但企業贈送的具有價格折扣或折讓性質的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禮品除外。
兩者的區別在于贈品是否能與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一一對應,購買商品或服務中得到叫“買一贈一”,偶然得到的稱為“隨機贈送”。
理清了易混概念之后,我們來進行稅務處理,以物業公司為例。
例1:某小區預交一年物管費2000元,送價值50元的植物油一桶。
解析:交物管費送植物油是一種組合銷售商品的方式,屬于“買一贈一”,實質是銷售而不屬于捐贈。
(一)增值稅
不視同銷售。按實際收取的物管費,按照物業管理的適用稅率6%計算繳納增值稅。
(二)企業所得稅
不視同銷售。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第三條規定,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組合銷售本企業商品的,不屬于捐贈,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也就是說共收取了2000元,確認物管費收入1950元,植物油收入50元。
(三)個人所得稅
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在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過程中向個人贈送禮品,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1.企業通過價格折扣、折讓方式向個人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
2.企業在向個人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同時給予贈品,如通信企業對個人購買手機贈話費、入網費,或者購話費贈手機等;注:案例1屬于這種情形)
3.企業對累積消費達到一定額度的個人按消費積分反饋禮品。(注意比較:企業對累積消費達到一定額度的顧客,給予額外抽獎機會,個人的獲獎所得,屬于偶然所得)
例2:端午節某小區舉辦抽獎活動,抽中的業主可免費獲得粽子禮盒一件。
(一)增值稅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 (八)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因此,物業公司在交物業費以外單獨無償提供的貨物,增值稅應視同銷售,按粽子的適用稅率13%來確認收入。
(二)企業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物業公司在端午節活動中無償向業主贈送粽子,企業所得稅應確認視同銷售貨物。
(三)個人所得稅
根據《關于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74號)第三條規定,企業在業務宣傳、廣告等活動中,隨機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包括網絡紅包,下同),以及企業在年會、座談會、慶典以及其他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個人取得的禮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企業贈送的具有價格折扣或折讓性質的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禮品除外。前款所稱禮品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三條規定計算。(企業贈送的禮品是自產產品(服務)的,按該產品(服務)的市場銷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是外購商品(服務)的,按該商品(服務)的實際購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因此物業公司在端午節活動中向業主贈送粽子應按偶然所得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案例一是“買一贈一”不視同銷售,案例二是“隨機贈送”要視同銷售。那么“買一贈一”是否一定不視同銷售了呢?不完全是!買一贈一不視同銷售需要滿足形式上的要求,按照國稅函〔2010〕56號文規定,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未在同一張發票“金額”欄注明折扣額,而僅在發票的“備注”欄注明折扣額的,折扣額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
為什么做這樣的規定?因為贈品和主商品在同一張發票注明,就可以證明隨貨贈送的商品實為有償銷售,其銷售價格隱含在銷售商品總售價中,可視為捆綁銷售或者實物折扣,也是為了防止純粹的“無償贈送”混入“買一贈一”之類的有償贈送,從而逃避繳納稅款。
思考:物業公司舉辦老帶新活動,老業主介紹新業主買房,新老業主各免半年物業費,請寫出該項業務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處理。
來源:小穎言稅